展現向善力量!大米和小米被評為年度社會企業TOP10
11月29日,在2024向光年會ESG與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創新大會上,大米和小米被評選為“2024向光獎|年度社會企業TOP10”。這是繼2023年大米和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姜英爽被評選為“2023向光獎|年度向善企業家TOP10”之后,大米和小米第二次獲此獎項。
向光獎是具有卓越影響力的面向社會企業、影響力投資機構、商業向善企業、ESG 可持續發展實踐等的年度公益性獎項。至今已成功舉辦6屆,致力于嘉獎和鼓勵以創新的商業模式,規模化、系統化地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以及投資機構。
這一獎項是對大米和小米社會責任和商業向善實踐的認可,它不僅代表著企業在商業領域的社會擔當和公益精神,更是對其他企業的示范和引領。
成立10年,服務上百萬兒童
大米和小米由南方都市報前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創辦于2014年9月,最初以公眾號“大米和小米”為中國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家庭科普干預知識、公共倡導。2016年9月,大米和小米在深圳成立了第一家兒童康復中心,匯集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專業團隊,迅速在家長群體當中獲得廣泛贊譽,康復效果得到廣泛認可。
截至目前,大米和小米陸續在全國近30座城市開設了專業的直營兒童康復中心,為1-12歲自閉癥譜系、語言發育遲緩、學習困難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專業的康復服務。公司持有博士級行為分析師(BCBA-D)、行為分析師(BCBA)、副行為分析師(BCaBA)、ST、OT及康復治療師等證書的工作人員超過300人。
至今,已有數萬名兒童經過大米和小米的干預康復,獲得了進入普通學校的機會,大大減輕了成千上萬家庭的負擔。同時,接受大米和小米線上知識服務、線上干預支持的用戶已超過百萬。
中國兒童發育障礙發現率升高,特殊需要兒童超過千萬
近年來,兒童發育障礙的發現率越來越高。2024年《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保守估計,全國0至14歲自閉癥兒童約200萬,且每年新增約16萬;2023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課題組在柳葉刀子刊雜志發表的論文估算,普通話背景兒童發育性語言障礙患病率為8.5%;2021年發布的首個《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占6.4%,據此推算,中國約有多動癥患兒2300萬人;此外,新興的學習困難門診近兩年在很多醫院開設,服務的則是存在學習障礙的兒童。
一直以來,特需兒童康復以專業康復師的一對一干預形式為主,而我國康復人才緊缺,中國殘聯官網公布的2022年在冊的康復機構在崗人員是32.7萬人,其中自閉癥兒童康復相關4.7萬人、智力殘疾相關的6.1萬人、精神殘疾康復的7.1萬人,與數千萬特需兒童數量相比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今年11月,大米和小米聯手亞馬遜云,打造生成式AI解決方案,借助亞馬遜云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服務,正式推出面向特需兒童康復領域的國內首套基于大模型的完整生成式AI解決方案RICE AI。其中的AI督導講個案評估時間由3小時縮短至50分鐘,而且這一解決方案講有效彌補中西部地區兒童康復專業資源的不足。
大米和小米還計劃通過亞馬遜云科技的生成式AI服務,基于合規標準,進行發育障礙兒童康復訓練中的多模態數據分析,以更全面、多維度、多渠道地提升和賦能特需兒童康復效果。AI解決方案為傳統特需兒童康復模式引入了革命性的因子,為康復需求與康復人才不對稱的緊迫現實,提供了一種緩解方案。通過專業能力和海量干預數據訓練大模型并產品化,推動評估和干預效率的成倍提升,極大釋放了康復生產力,康復師和督導得以服務更多的特需兒童。
未來,大米和小米將持續踐行商業向善理念,開展更加深入的向善實踐,“做中國最全面、科學的兒童康復平臺,服務千萬家庭”的新愿景也會帶來更大的驅動力,為更多的特殊需要兒童家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