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有了新質生產力后有啥新變化?看農戶新農事的“三本賬”
“小雪”時節一過,該收的稻子不再“養”,麥子下地忙。
“連續幾個大太陽曬過,稻子含水分應該符合標準,趕緊收。”昨日,在寶應縣黃塍鎮江跳村,種田大戶吉沐兵一邊指揮機械收割稻子、翻耕埋茬,一邊還要籌劃播種冬小麥的種子。
“我們這邊多數是晚粳稻,普遍收割遲;這個時候小麥種子用量大,價格也貴了。”精明的吉沐兵心中有本賬:相比10天前,晚粳稻穗粒含水分普遍在24%以上,如今下降到18%以下,賣糧時水分折扣不一樣,一正一反收入更劃算;至于播種冬小麥,確認品種就行,其他農事委托給農服公司省時省力還省心。
近日,周晗在寶應縣先后走訪了黃塍鎮、安宜鎮幾個村的秋收秋播現場,發現不光是種田大戶吉沐兵的“賬本”算得精,更多農戶將種田事托管,尤其是玖加伊農服公司提供的“精準等深播種”一體機械化作業,帶來的受益至少要算節本、增收、生態“三本賬”。
增收:每畝可提高產量10%—30%
種田大戶吉沐兵在黃塍鎮總共承包種植160畝,全是晚粳稻。農服“管家”玖加伊公司收割前還啟用了無人機飛測產量,“穗粒量192,千粒重33,預測產量691.85千克/畝產量。”盡管實收和飛測產量差不多,但吉沐兵并不關心。秋收產量會因為播種品種、生長周期、收割時間等的不同,稻谷含水含雜率差別很大,糧食收購商多為看貨議價,所以種糧農戶多數只看糧食能賣什么價,一畝收入多少錢。”
當天下午,吉沐兵賣掉了第一批稻谷,單價1.16元/斤,畝均收入1605.08元。
“這個收入還不錯,也多虧了條播技術好?!奔依锓N了600畝,還來兼職收割機手的朱芹節頗為感觸地說,“稻麥種成行,臺風都能扛”,今年水稻灌漿期遭遇高溫漫長,普遍影響稻谷穗粒質與量,凡是找農服公司托管“條播”的,禾苗行距均衡,通風透光,分蘗充分,莖秸粗壯抗倒伏,產量普遍提高10%—30%,比“撒播”收成好很多。
“應用精準耕播一體化技術,將帶來糧食種植方法的重大變革?!敝袊こ淘涸菏?、揚州大學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程說,我國四大平原地區現有6.4億畝(含復種)稻麥連片耕地,如能全面推廣“精準等深播種”一體機械化作業技術,每年可增產糧食5200萬噸,增收1400多億元,相當于增加耕地面積1.14億畝。
節本:可減少耕種成本20%—30%
里下河地區水稻田土壤粘性大,傳統播種機械用種量大露籽嚴重,直接影響冬小麥出苗率。在安宜鎮東升村,周晗看到一種新機具:旋耕,施肥,埋茬,鎮壓整平,壓種槽,播種,覆土,鎮壓……好似一氣呵成。
“這種機具有核心技術,能把種子播在同一深度,同一天出苗、齊苗壯苗,增產有保障。”東升村委會主任張超說,寶應冬小麥從10月20日至11月5日為適播期,此時用玖加伊“精準等深播種”一體機械化作業技術,耕播用種量18—20斤/畝,從11月6號起每推遲一天增加半斤播種量,而傳統機具播種則需40—45斤/畝,每推遲一天增加2斤/畝。
“現代科學技術發達了,種田人也更追求新技術新智能,相比傳統耕作,新時代的智慧種田更具吸引力?!睂殤r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軍說。
“節省種子,省的就是錢吶!”在寶應,“精準等深播種”一體機械化作業技術確實吸引了不少農戶。安宜鎮潘橋村種田大戶王維俊告訴周晗,他承包了500畝地,這次冬小麥播種,全部托管給農服公司了,光種子就省了1000斤,近2000元。
水稻采用“條播”,冬小麥耕播壓實一條龍,玖加伊農服公司運用新農具新農藝服務生產一線,大幅節省水、肥與種子、農藥、人工。目前該項新技術推廣面積已達5萬畝,平均每畝可直接減少耕種成本20%—30%。
生態:糧食安全抗風險能力提升
“農業生產,節本就是增收,更是增效,這里的‘效’就是綠色生態,讓農產品更安全?!睋P州大學農機學院單翔博士說,傳統農耕作業中還在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化學產品,農作物秸稈、畜禽尿糞等廢棄物處理不到位,往往會通過地表徑流、土壤滲漏或焚燒等,進入水體、土壤和大氣等環境中而形成的污染。
“現代農業生產中最大的問題是農業面源污染,精確、減量投入農藥化肥才是發展方向?!眴蜗璨┦勘硎荆G色生態栽培是一種注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方式。近幾年他緊跟張洪程院士團隊,重點研究課題就是把農藝與農機結合,推廣生態綠色生態播種理念,通過合理的種植方式、科學的施肥技術、有機農藥的使用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提高單產的同時,也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主持研發“精準耕播一體機”的揚州大學農機學院教授張瑞宏表示,大力推廣新機具新農藝,可以促使農業變成賺錢的產業,變成青年人也愛從事的行業,可系統性地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抗風險能力。(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