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教育,朝陽凱文學校已經步入NEXT LEVEL
在近日舉辦的“回響2024國際化學校發展論壇”上,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榮獲“2024年度科技賦能教育影響力學校”殊榮。這一榮譽充分肯定了學校在科技賦能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與創新實踐,同時彰顯了其在國際化教育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提到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她是:
諸多閃亮標簽,是京城家長對這所學校的高度認可。
而標簽背后,朝陽凱文更引以為豪的是始終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初心和學術實力。這一點,5屆畢業生拿下的名校Offer是最簡單的佐證:
另外,還有剛剛出爐的英國名校曼徹斯特大學的2025早申捷報2封:
那么,朝陽凱文培養孩子的秘籍到底是什么?
正如“蓑羽鶴”的教育圖騰一樣,朝陽凱文希望賦予學子“自由、勇氣、高度”的蓑羽鶴精神。這不只是一套頂層理念,朝陽凱文更有一整套成熟可落地的框架措施來支持這一理念。
多樣資源+多元升學 給孩子選擇優秀的權力
如果擺脫單一評價和單一課程的限制,一個孩子要變得優秀可以有多少種選擇?朝陽凱文的答案是:不套用任何“別人家孩子”的成長模板,因為當每個孩子在更適合自己的土壤成長,都可以開花結果。
十二年一貫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朝陽凱文提供K12一貫制教育,在這里,孩子不再是被動接收信息,而是充滿個性的獨立個體。所以,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會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探索自身,培養學習自驅力。
例如,作為一名朝陽凱文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你將成為課堂的中心,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們交流合作,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知識,一個學習課題可能橫跨科學和自然,還將語言、藝術、社會融入其中。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要在獨立研究之后與同伴合作完成項目,還要最終向全班展示他們的成果。這種展示鍛煉了學生們的表達技巧,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對學習的熱情。
三年級的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力用黏土、紙箱等材料制作不同類型的動物棲息地,并學習了動植物在棲息地中如何相互依存。
圍繞昆蟲學習,學生們進行一系列學習實踐
另外,凱文每周開出高達15節涵蓋體適能、運動、視覺藝術、英文戲劇和科創的特色課程,讓孩子盡情探索,找到熱愛。
關于熱愛有回音這件事,朝陽凱文三年級學生Sofia一家深有感觸。
在去年的TCC頂峰單車嘉年華BMX中,Sofia獲得了七歲女子組“季軍”,看起來文靜可愛的她卻擁有巨大的能量,對此Sofia的爸爸特別感謝了凱文的教育環境:
“女兒是在學前班下學期來到朝陽凱文的,在凱文小學學習和生活近兩年的時間,讓女兒自身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發現她比以前開朗了,變得樂觀、有韌勁、更勇敢、不服輸。”
多元升學路徑,給每個家庭更合適的選擇
隨著孩子的成長,到11-12年級階段,朝陽凱文可以說幾乎給出了覆蓋絕大部分家庭教育需求的多元升學路徑:學校提供AP、A-Level和IBDP三大主流國際課程,并且面向9-12年級學生開設凱文國際音樂班和凱文國際藝術班,提供全日制藝術教育和音樂教育。
學校還開設了普高課程項目,北京高考路徑的學生可升學國內大學或中外合作項目。
更重要的是,學生還可以得到跨路徑的資源支持。以藝術教育為例,作為朝陽凱文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并沒有被限定在專業性技能訓練的范圍內,而是內置于學術課程中,成為學生培養藝術素養、提升審美趣味的養料;而對決定走藝術申請的學生而言,同樣也會得到各個感興趣方向的學術資源支持。
朝陽凱?學校11年級的IB學?前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參觀
朝陽凱文畢業生王浩宇憑借優秀實力錄取到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數學專業。作為朝陽凱文不折不扣的明星學霸,一路披荊斬棘:
在2022年的牛津學術峰會上跟隨大牛導師探索世界議題;
在iGEM生物基因工程大賽中拿下全球銀獎;
在美國數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在科創班的科創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刊物署名發表......
學校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機會,也讓我們與老師有著更加親密的交流環境”,王同學總結道,“我覺得朝陽凱文的同學們都很幸運,我們有全球視野的課程,能夠接觸到很多不同的領域,當有一天他們遇到觸動自己內心的事情時,那就會是夢想發芽的時刻。
另外,深耕科創教育多年的朝陽凱文,已經累計有23篇學生署名的國際論文發表,培養的學生科研能力不容小覷。
學術立校 貫通課程培養“文武全才”
我們聽過一些家長抱怨:怎么現在國際學校越來越“公立化”“內卷化”了?
面對這股暗潮,朝陽凱文回歸教育初心,緊握“科創”這張閃亮的名片,同時提供沉浸式的英文環境,在國際化氛圍中培養精通雙語和技術的“文武全才”,讓他們有信心和創造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連貫的科創課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AI科創教育
先來了解一下朝陽凱文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創培養是什么水平?可以說在各種國際競賽中拿獎拿到手軟,就說近半年:
11月,世界學者杯全球冠軍賽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行,朝陽凱文斬獲寫作團體小組和辯論小組11枚獎牌;
10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辦的“ iGEM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 ” ,朝陽凱文11年級學生的帕金森試劑盒項目,從438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備受矚目的全球金獎;
8月,在“2024年劍橋化學測評(C3L6)”中,狂攬全球金銀銅獎項;
7月,7年級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在“2024牛津大學編程思維挑戰(OUCC Round1)中國區域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拿下全國二、三等獎;
同月,九年級學生在“2024英國物理挑戰活動(初級)實驗終選(JPC Final)”中榮獲全球銀獎與全球銅獎
6月,朝陽凱文的兩支隊伍共10名學生,在“加州伯克利初級數學思維挑戰”中狂攬37枚獎牌......
捷報頻傳背后是朝陽凱文貫通G1-G10專業的科學科創教育系統
從學前班和一年級的娃娃抓起,學校開拓MATI創思課,將數學、AI、科技、創新融合并進,旨在為低齡段學生提供在21世紀蓬勃發展所需的技能,通過現實世界的應用為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習既有趣又相互關聯。
MATI 創思每周開設四門課程,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感受動腦的樂趣
面對低齡學生,課程必須足夠有趣又要充滿挑戰。所以,你能看到孩子們和父母一起參與數字游戲,使抽象概念具體化,增強對其數學技能的信心:
也能看到學生在外教帶領下開始自己的科創項目:
按重點設置,階梯式前進。當學生步入中學階段(G6-G10),“創想思維空間·創客課程”將更深入,專業性也更強。
課程的形式非常多樣,比如頭腦風暴、小組合作,還有動手做模型……同學們通過3D打印、激光切割,或者親自到木工坊里面進行動手操作,團隊協作沉浸其中。
比如,九年級的課程內容是圍繞AI人工智能和編程,同學們需要在課堂里面去了解AI人工智能對生活的影響,并且學習和使用人工智能、AI等相關工具。同學們已經產出了自助澆花機器人、智能垃圾桶、以及智能燈等等許多有趣的項目。
面向未來的教育帶給孩子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另外,朝陽凱文國際課程項目(ICP)的中學生們都可以從7年級就開始通過選拔,進入科創班學習,由大學級別導師學者帶領投身科研項目,直至10年級結束,為期四年。
10年級的科創班同學甚至已經開始在教授的帶領下投身大學水平的科研項目,例如學校四年前已開始研發的“蜂毒抗癌科創項目研究”,教授和參與的同學們預計在學年結束時完成階段性研究,并將其結果發送到歐洲研究機構的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研究。
朝陽凱文向來以“硬件過硬”聞名,為了支持科創課程的進行,學校不僅配有大學級別的STEM實驗室,還將落成“生物聯合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國際綜合競賽、PBL課程和科研科普活動的絕佳場所,學校科創教育的資源和環境堪稱優秀。
最近剛剛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 iGEM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 ” 全球總決賽拿下金獎的G11楊暢同學就是凱文科創培養模式的一個例子。
Chang Y.和同學在比賽現場(左二)
楊暢同學作為創校生,小學四年級就加入了北京朝陽凱文,參加過學校多種運動課程的培訓,比如足球,網球,籃球,游泳,高爾夫,在小學和家庭教育下,好奇心強、思維敏銳、積極陽光、溫暖善良,一直愛好機器人編程并多次在國內和國際競賽平臺上獲獎,此次是他第二次參加iGEM國際比賽。
因為學校對于科創和競賽的積極鼓勵,他在初中之后,就組織并參加了很多不同主題的商賽。他表示:
“學校的裝備齊全的圖書館,實驗室和會議室完全對學生開放,老師還會提供相應的課程幫助我們‘備戰’,這些都讓我們感到了學校是我們參賽的強大后盾,讓我們更有信心去參與競賽。”
沉浸式國際化環境:讓英文超越課堂邊界不只是一種語言
朝陽凱文認為“說”和會“做”一樣重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英文能力,這不只是基于現階段的學習或眼前升學的需要,更是對于學生未來繼續在海外留學乃至職業生涯的長遠考慮。
在課堂上,朝陽凱文采用融匯中西的探究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以IBDP學術標準與能力培養為教學導向,從小學開始配備中外教雙班主任,聽、說、讀、寫,全方面訓練;
小學英文寫作展掠影
課堂外,在語言環境中自然地吸收并使用是掌握語言的絕佳方式。所以,在朝陽凱文學校,英文學習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的課堂邊界,孩子們不僅會在英文課上使用英文,同樣在數學、科學、戲劇、圖書館課等十幾門課程中,也要用英文進行表達。
以戲劇課為例,這是朝陽凱文學生從小學就開始的必修課,由資深戲劇外教全英文授課。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即興創作和團隊合作,親身體驗不同的情境和角色,從而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英語。
對于很多計劃轉軌的家庭來說,英文學習是重中之重。學校充分理解這些孩子的成長需求,通過浸潤英文環境+“開小灶”,力求在點滴細節上幫助學生絲滑融入。
比如,學校會基于轉學生的測試情況,實施英語分層教學,制定具體計劃,包括推薦閱讀書目以及老師編制的各學科詞匯手冊。
那么,當培養精通雙語和技術的全能人才的愿景落地,會培養出什么樣的孩子?這點朝陽凱文的Ethan F.同學可以給我們其中一個答案。
Ethan同學剛剛在WSC世界學者杯耶魯大學冠軍輪拿下寫作團體小組和debate小組銀牌,從一眾母語參賽者中取得這樣的成績,馮同學表示:
參賽隊友協作非常給力,全程比賽開闊了國際視野,體會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感謝凱文老師和學校浸潤式的英文環境。
Ethan性格活潑自信,小學一年級來到凱文,作為一個興趣廣泛的孩子,在學校參加冰球運動塑造了他勇敢又堅毅的品格,可以在哪跌倒隨時在哪爬起來,從STEM領域再到此次的語言類競賽,他的每一項天賦都得到了朝陽凱文不遺余力的資源支持,他在學校進行的階段性MAP測評中數學成績達到230+,超過全球93%,妥妥理科學霸。他的目標是在7年級進入中學科創班。
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就像Ethan一樣,朝陽凱文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變得更優秀,做更好的自己。
教育理念再飛躍
培養深度思考能力,提前應對未來挑戰
當前世界處于快速變化中,AI時代對國際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家長帶來了新的焦慮,國際學校還能讓孩子跑贏諸多不確定性嗎?
面對這個問題,朝陽凱文決定用一次教育理念的再飛躍,重新給學生賦能。
尚思學園:建設深度思考的教育環境
在仿佛逐漸變得喧囂和功利化的教育環境中,朝陽凱文仍能沉下心,在布局五年發展計劃之際,提出一個頗具哲思的自我剖析:朝陽凱文的課堂中,思考的本質是什么?“尚思學園”的構想正是脫胎于此。
在理解這個概念時,學校的國際教育總監Catherine Ann Van Schalkwyk描述道:
尚思學園是一個致力于培養深度思考的教育環境。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教導學生如何思考,這至關重要。這不僅涉及反思、創新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種思維方式,還強調通過教授思考技能。真正的尚思學園不僅僅是擁有會思考的課堂或教師,而是創建一個鼓勵深度思考的學習共同體。
當然,再好的概念也必須落地執行。
在初期,尚思學園采用了“思考框架”可視化思維工具,包含8個專注不同思維技巧的框架。教師運用時,學生能觀察其思考路徑;學生使用時,教師亦能清晰地看到其思維過程。此工具使思維過程可視化,便于理解。后續,還會將這個概念整合到學校5至10年戰略發展計劃中。
PLC教師職業發展學習共同體:
優質師資持續助力
朝陽凱文如何給尚思學園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教師團隊的建設至關重要。
在這里給擇校的家長提個醒,看一所國際學校的師資,不僅要看老師的學歷背景,還要看老師是否得到發展上的支持,老師自我不斷進步,才能為學生提供養料,學校的教師有穩定的學習發展平臺,這是學校學術發展良性循環的重要因素。
朝陽凱文師生比可高達1:5,教師55%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外教比例約1:1,外教100%來自英語母語國家。
更重要的是,朝陽凱文成立了“PLC項目”(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教師職業發展學習共同體),強調集體與個人并重的發展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校長和教師專心磨課以確保高品質的學術課堂,例如,學校的開放課堂政策,全體教師可在觀課周中任選三節課來觀摩學習。
朝陽凱文校長團隊親臨每一節示范課
教育部國培專家,骨干教師錢守旺先生到場與朝陽凱文老師交流
另外,學校還與倫敦的一所認證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校提供指導和支持。隨著學年的推進,還將開展全校范圍內的教師交流,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實踐經歷,為中國首批開展“尚思學園”項目的學校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
全校131門增益課
每個學生都有不設限的成長機會
朝陽凱文的增益課程絕非是普通意義上的興趣課,更像精心設計的成長資源包。
首先,在高達131門增益課程中,學術類、藝術類、音樂類、體育類、競賽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既有教師主導的課程,更有學生自發創立的社團,360°地為學生們的成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與動力。
其次,基于興趣探索,學生仍可以繼續深入發展,鏈接到更專業的舞臺。除了前文提到的科創競賽亮點,你還可以看到
凱文學生在舞臺上以各種形式展現藝術才能:
學生音樂劇《The Addams Family》舞臺演出
又或者身在奧運賽事標配的運動場館中完成各項訓練和比賽:
或者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接受額外的知識輔導與鞏固,強化基礎知識,解決疑難問題: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朝陽凱文的校園既有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作為支撐,又有多樣資源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本學年即將推出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精品素質班,延伸科創優勢和個性教育特色。如果您也想親身感知好教育的樣子,不妨來到朝陽凱文校園和老師同學聊一聊。朝陽凱文設立新生獎學金,成就更加優秀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