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無痛減重”!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成功完成3例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
近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吳邊主任團隊,共為3名肥胖患者實施了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據了解,這也是該醫(yī)院首次開展該介入減重療法,預計3至6個月的時間,患者將減輕體重的10%至15%。單臺置入操作時長約20分鐘左右,微創(chuàng)且恢復快。
吳邊主任是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主任,同時擔任云南省醫(yī)學會減重代謝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衛(wèi)健委減重代謝外科省級示范中心主任等社會職務。吳邊主任表示,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介入術式,在不改變患者胃腸道解剖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無痛胃鏡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置入一個套管隔離食糜,減少了腸道對糖類和脂肪的消化吸收,從而改善患者的腸道生態(tài),達到減重和控制代謝綜合征的目的。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吳邊主任團隊正在為患者實施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胃腸道介入療法為患者減重帶來新選擇
今年6月,國家衛(wèi)健委聯(lián)合16部門印發(f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方案》指出,體重水平與人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調查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需加強干預,予以改善。
“由此可見,肥胖所帶來的問題,并不僅僅是體態(tài)臃腫,更重要的是因為肥胖而導致的一系列慢性代謝性疾病。”吳邊表示,“但現(xiàn)實情況是,許多肥胖患者經生活方式調整和內科治療都難以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
為此,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作為云南省醫(yī)學會減重代謝外科學分會主委單位,同時也是云南省總手術量及年手術量最多的減重代謝外科中心,吳邊主任團隊此次從眾多的報名患者中,經過嚴格評估篩選,最終確定了適宜開展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的3名患者。通過這項技術減重,以減少脂肪為主,而非水分和肌肉。減重的同時,還能通過改變胃腸道的激素分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3個月后,患者將通過無痛胃鏡取出腸道里的支架。整個過程不會破壞器官結構,對于患者而言接受程度更高。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減重代謝外科中心吳邊主任團隊
新療法適用范圍廣泛,后續(xù)需配合個性化康復指導
“當日進行支架置入操作的其中一位患者,體重有102千克,BMI(身體質量指數)達到35.6kg/㎡,屬于中度肥胖的患者。”吳邊介紹,除了中度肥胖,重度肥胖患者也可以先通過胃轉流支架置入術減輕部分體重,再進行胃袖狀切除術、胃旁路術等手術進行后續(xù)減重,手術風險也能大大降低。
那么除了BMl≥25kg/m2的肥胖患者,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還適合哪些人群呢?吳邊表示,作為一種減重效果介于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的中間術式,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整體的受眾人群相對較為廣泛,比如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耐受患者、復胖患者、肥胖合并代謝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符合代謝手術指征但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均在該術式的適用范圍內。
不過,吳邊也提示,盡管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適應癥廣泛、優(yōu)勢顯著,但也并不能為患者解決肥胖所帶來的全部問題,除了體重得到下降,相關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代謝性疾病也要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此除了實施胃轉流支架系統(tǒng)置入術,我們還會為患者進行多學科聯(lián)合診療,結合內科、外科、中醫(yī)、西醫(yī)等治療方法,并進行飲食營養(yǎng)和運動康復指導,‘內外兼修、中西合璧、體醫(yī)融合’,為我們的廣大肥胖患者提供多維度的精準綜合治療方案,最終達到身體健康狀況整體改善的目的。”吳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