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式美好生活 超700只天鵝共赴“藍橋之約”
12月7日,又是一場不期而至的紛飛大雪。
在威海榮成那香海天鵝湖,超過700只大天鵝在這里或自由游弋、或翩翩起舞,這份獨有的浪漫引得無數游客聚焦。然而,以前這里卻并沒有這番景象,是因為一個暖心的故事,才有了如今大天鵝與那香海的“雙向奔赴”。
暖心救護,贏得大天鵝“安家”那香海
時光回溯到兩年前的12月8日,一只天鵝因被樹枝刺穿翅膀,棲息于榮成市港西鎮那香海附近。發現受傷天鵝的村民立馬報警求助,警察救助天鵝后將它交給了大天鵝救助站的“天鵝衛士”袁學順救治、撫養。巧的是,就在同一天,還有3只天鵝飛抵那香海玉蘭湖,并在這里盤桓,久久不愿離去。不少人猜測,這3只天鵝與受傷的天鵝可能是“伙伴”。
看到飛落那香海玉蘭湖的3只天鵝,那香海業主許延軍激動萬分。“本以為這是短暫的緣分,沒想到第二天,這3只大天鵝又來了。”許延軍說道,“令人驚喜的是,第三天,這3只大天鵝還帶了幾只大天鵝過來。或許是大天鵝之間的‘口口相傳’,后來引得更多大天鵝攜家帶口、呼朋引伴而來。”
大天鵝“落戶”那香海的消息在物業和業主群里炸開了鍋,那香海物業和那香海業主們自發開啟了守護大天鵝行動,并成立了那香海天鵝促進會,許延軍擔任會長。大家自發捐款、轉賬,籌集購買物資,時刻守護著大天鵝的生活環境,全方位保護來此棲息的大天鵝。同時,大家還經常到大天鵝救助站看望那只受傷的天鵝,直到2023年3月6日受傷天鵝成功在玉蘭湖放飛。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受傷天鵝、了解天鵝習性,袁學順提議為受傷天鵝安裝天鵝GPS定位器。這一建議得到了那香海的積極響應,并出資購買天鵝GPS定位器。同時,大家認為是那只受傷天鵝為那香海帶來更多的天鵝,于是親切地給它起了個名字“那香海一號”。
萬物皆有靈。天鵝也知道誰對它們好。此后每年的“天鵝季”,“那香海一號”都會飛抵榮成,與此同時,到那香海玉蘭湖棲息的天鵝也越來越多。
為了更好地保護大天鵝,那香海不僅正式聘請袁學順擔任大天鵝救助與生態保育顧問,助力那香海積極為大天鵝營造良好的越冬環境與生活條件,而且還在天鵝湖畔修建圍欄,并進行“天鵝棲息期間請您駐足遠觀”的溫馨提醒,避免業主和游客近距離驚擾天鵝。
“大天鵝是我們的心頭好,每天數鵝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那香海業主孫立順以及趙麗明夫婦每天最喜歡干的事兒就是觀察天鵝、提醒業主和游客勿驚擾天鵝。有一次,孫立順看見一只大天鵝趴在湖中不動,感覺“不大對勁”的他立刻聯系那香海天鵝促進會,找到了大天鵝救助站。后經專業人士“診斷”為天鵝情緒低落,并無大礙,大家懸著的心才得以放下。
從一見傾心,到依依不舍,再到情深誼厚……3年的相識、相交、相守中,大天鵝對那香海的愛愈發真切和炙熱。前來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呈幾何式增長,今年冬天更是超過了700只。
天鵝帶來的驚喜,并不是網紅打卡地所能代替的,這是自然生靈對那香海環境的認可。天鵝是典型的旅鳥,對空氣、水質等生態環境的要求極高,成群結隊的天鵝造訪那香海,無疑是對那香海水質及生態環境的最好肯定。
天鵝“集會”,繪就一幅和美生態畫卷
12月9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那香海天鵝湖,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生態畫卷緩緩展開。
在這里,數百只天鵝猶如墜入人間的精靈,一排排,一行行,或嬉戲追逐,或低頭覓食,或交頸相吻,或枕河而眠,時而引吭高歌、翱翔藍天,時而振翅盤旋、劃水降落。它們的到來,為冬日的那香海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勾勒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
天鵝湖畔,趙麗明夫婦正精心呵護著這群遠道而來的貴客。湖中天鵝悠閑地向湖邊游去,盡情享受美食。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畫面此時更顯生動。
優質的生態、暖心的人文環境,那香海這一方湖海勝境成為了大天鵝喜愛的越冬地,也成為威海又一個天鵝絕佳觀賞與拍攝地。在這里,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到“雪中精靈”,感受“一池天鵝舞”的童話場景。
天鵝舞倩影,美了流年,醉了人間。為讓更多人欣賞到這樣動人的景致,那香海還沿湖設置了諸多主題打卡點,雕像、拱門、特色路標等多元化、趣味性天鵝主題場景,隨手一拍都是撲面而來的童話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那香海冰雪童話節期間,摩天輪樂園特別推出“賞天鵝、抱大鵝、送小鵝”活動,打造天鵝主題轎廂,并配備專屬望遠鏡,帶游客感受“摩天輪上看天鵝”的奇妙體驗,用眼睛、用心靈與這些童話中的精靈進行一場自然和淳樸的對話。
“摩天輪上看天鵝,更有一番意境。”來自濟南的張欣在那香海體驗了一把摩天輪上看天鵝的驚喜,“成群的天鵝悠然嬉戲,遠遠望去,似白云朵朵,如白帆點點,舞出了冬天最美的姿態 ”。
“大天鵝與那香海的結緣,是自然的恩賜,也是那香海生態文明保護的成果。”許延軍說,那香海純凈舒適的生態環境,不僅為業主提供了健康美好生活的樂土,也給予了天鵝們美好的哺育與守護。
雙向奔赴,多維度營造溫馨社區
大天鵝與那香海的雙向奔赴,是那香海生態和美畫卷的縮影,也是那香海美好社區的有力呈現。經過多年的塑造與融合,那香海的社區生活漸臻佳境,文化活動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相融,讓每一位業主都能以各自喜愛的方式舒適度假。
“退休后,我和老伴兒考察了10多個城市,最終選擇在威海那香海安度晚年。來這里已生活了五六年,很舒心、很幸福。”來自吉林省長春市的那香海業主趙麗明說,那香海國際健康小鎮空氣清新,不僅擁有大海、島嶼、森林、溫泉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休閑度假配套豐富,更讓她欣喜的是,那香海鄰里關系十分和諧,“大家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已處成了朋友。”
趙麗明平時最喜歡的休閑娛樂活動就是跳舞,來到那香海后,她便加入了那香海舞蹈社團,“課堂上,在專業舞蹈老師指導下,我們免費學習各種舞蹈。課余時間,舞蹈社團成員間切磋舞技,相互交流。這樣多姿多彩的愜意晚年生活讓我‘樂不思蜀’。”
暖陽閑景悅時光,此心安處是吾鄉。為讓業主更好地了解彼此,快速融入社區,那香海健康學院設立了舞蹈、聲樂、書法、古箏、手機攝影等16類文化課程,并與山東藝術學院、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和各級各類藝術家協會、專家講師團等聯合辦學,讓業主在共同的興趣和活動中建立友誼。
除了開展文化課程,那香海還以業主興趣愛好為鏈接,成立了40多個文化社群社團,每年舉辦那香海社區文化節、那香海業主文化藝術展、那香海健康學院匯報展演、那香海夏令營、社區小舞臺等活動,全面打造“有夢想、有情懷、有溫度、有愛心、有活力”的那香海五有社區,讓業主在健康、友愛、文明的氛圍中,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價值感、歸屬感。
“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生活讓我們如沐春風,貼心真誠的物業服務也十分給力。”趙麗明的老伴兒何先生說,從日常瑣事到家居管理,只要業主有需要,那香海“金牌管家”都會24小時響應,第一時間幫助業主解決難題。“他們將業主的‘煩心事’當作自己的‘心上事’,全力以赴為業主排憂解難。”
與美好同頻,與幸福共振。為提升業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那香海結合社區居民結構、生態環境及發展方向,以“同心共創‘那式美好生活’”為主線,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提升社區治理的“強引擎”,推動打造“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的全鏈條新業態,不斷譜寫健康幸福生活新篇章。
(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時英艷/文 宮舉衛/圖,那香海業主王建生、錢永根、張秀英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