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柯橋連續醫療服務護航診后患者健康生活
日前,浙江省衛健委為貫徹中央“促進醫療服務連續性,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的精神,發布了《推進連續醫療服務工作方案》。紹興市柯橋區圍繞《方案》工作要點,結合數字化改革階段性成果,構建“雙向轉診平臺”,并以診后康復服務為核心,迅速推出了縣域醫共體連續性管理模式護航診后患者健康服務。
連續醫療服務打造便捷就醫閉環
7月27日,69歲村民何大伯在家人陪同下到平江社區衛生服務站復查換藥。一個月前,他因摔傷到平江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村醫胡仙麗考慮其腿骨骨折,隨即通過“雙向轉診平臺”將何大伯上轉至紹興第二醫院醫共體總院門診就診。在第二醫院,醫生確診何大伯小腿骨折,并為其辦理了住院手術治療。出院后,為方便患者后續的康復治療和隨訪,第二醫院通過“雙向轉診平臺”將患者下轉至居住地的衛生院,由衛生院下屬的村衛生服務站定期為其檢查和換藥,目前何大伯康復良好。
“實在太方便了,摔傷當天,服務站的醫生都給我預約好了,我到了醫院都沒有排隊,直接檢查看病,住院出來后,村醫就給我打來電話,說之后沒有特殊情況,他負責我的康復。”何大伯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何大伯能夠獲得全治療周期的便捷就醫,全得益于柯橋區基于數字化“雙向轉診平臺”推出的“縣域醫共體連續性管理模式護航診后患者健康服務”。
連續醫療服務提升患者獲得感
隨著浙江省共富社會建設和醫療健康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關乎群眾幸福健康生活的基層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柯橋區近年來持續完善“縣域醫共體連續性管理模式護航診后患者健康服務”。著力打造縣域醫共體連續性醫療服務體系,提升診后管理服務,切實提升患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據介紹,柯橋區利用云平臺知識庫,為出院患者管理制定方案,實現個性化康復方案制定。建立閉環式隨訪機制,為患者的診后康復提供,實時方案調整。并推出義診、講座、篩查、護理等服務,形成基層健康醫療的延伸服務。
截至目前,柯橋區的診后服務隨訪率達95%以上,滿意率超96%。開展義診200余場,服務群眾20萬余人次,患者健康認知率等指標提升20%以上。
數字化雙向轉診平臺撐起連續醫療
“我區能夠快速形成連續醫療的服務能力是借助了前期數字化的階段性成果,在統籌區域醫療資源的基礎上形成了便醫、便民的‘雙向轉診平臺’。”柯橋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平臺的上線標志著柯橋區醫療體系向智能化、高效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介紹,該平臺注重與醫療業務系統深度融合。其主要特點在于無縫集成至醫生工作站,從而簡化了轉診流程。同時,平臺還支持門診、住院和檢查的直接預約,確保了操作的便捷性。此外,該系統依托于穩固的健康信息基礎架構,能夠對轉診患者進行持續的跟蹤管理,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服務。
未來,柯橋區衛健局將繼續深化醫療數字化改革,不斷探索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和管理機制,努力打造一個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