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爺攜手非遺龍須筍,推動峨眉山鄉村振興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和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如何將傳統非遺文化與現代商業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連鎖餐飲品牌“熊大爺”與非遺龍須筍的合作,正是這樣一次成功的嘗試。通過將峨眉山的非遺龍須筍融入其產品體系,“熊大爺”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的健康美食,也為當地農民增收和非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有力支撐。
峨眉山的珍貴饋贈,遭遇市場挑戰
非遺龍須筍,產自峨眉山海拔1500米的原始竹林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食材。這里遠離工業污染,土壤潮濕,云霧滋養,天然泉水灌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龍須筍獨特的品質。其口感脆嫩無渣,纖維細膩,肉質細嫩,鮮香爽口,且富含粗纖維、低脂肪、低熱量、低糖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紀錄片CCTV4《美食中國》和《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中,非遺龍須筍均被作為取景素材。
龍須筍的制作工藝更是有著300多年的民間傳承歷史,2020年被列入市級非遺認證,其制作過程需經過“春、冬兩季采筍、當日制作、預煮、挑絲、烘干”等18道核心工藝。然而,由于高海拔竹林的生長周期長,兩季筍期僅40天,年產量僅750噸,原料稀缺性極強。
盡管非遺龍須筍具有如此多的優勢,但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消費者對“非遺食材”的價值感知較弱,難以感知“高山環境、產地+非遺工藝”的雙重稀缺性。其次,手工成本導致非遺龍須筍的單價高于工業筍30%~50%,需要通過“品質+文化”的方式提升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度。此外,傳統商超渠道難以觸達目標客群,尤其是中高端和健康飲食人群。
為了突破這些困境,非遺龍須筍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場渠道。熊大爺的出現,為非遺龍須筍的市場推廣提供了新機遇。
非遺龍須筍的“最佳拍檔”,熊大爺推出“春筍鮮肉餃”
連鎖餐飲品牌熊大爺以其高品質的產品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熊大爺的門店遍布全國,擁有龐大的線下渠道和線上私域流量,能為非遺龍須筍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合作,熊大爺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產品線,還能將非遺文化傳遞至更多消費者。熊大爺推出的“春筍鮮肉餃”,便是以非遺龍須筍為核心,基于原料、營養和工藝優勢,研發的一道風味美食。
(熊大爺春筍鮮肉餃)
“春筍鮮肉餃”以雷筍、楠竹筍、綠筍三種高品質竹筍為原料,口感融合鮮嫩、脆爽與清香等,層次豐富。產品營養均衡,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低脂肪、低熱量,契合健康飲食需求。此外,“非遺龍須筍”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液氮鎖鮮技術相結合,零添加,能保留原汁原味與脆嫩質地,確保每顆餃子都飽含自然風味。
熊大爺研發團隊精準調配三種筍丁比例,實現口感、營養與視覺的完美結合。“春筍鮮肉餃”不僅滿足營養均衡、豐富口感的需求,還通過多彩餡料激發食欲,提升市場接受度。這是品牌用心研發的健康美食,彰顯對消費者的負責態度,亦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與品質的雙重需求。
深入與非遺龍須筍合作,熊大爺助農增收
3月,熊大爺的1200多家線下門店將為非遺龍須筍提供試吃場景,讓消費者親身體驗非遺竹餃的獨特魅力。同時,非遺龍須筍的文化故事也將為熊大爺吸引了更多年輕客群,實現了雙方品牌的有機融合。
通過與熊大爺的合作,非遺龍須筍獲得了穩定的訂單,不僅推動了峨眉山竹林生態產業鏈的發展,還為當地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促進了鄉村振興。通過采購非遺龍須筍,熊大爺獲得了優質的原料,提升了其產品的品質和文化底蘊,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健康、更美味的產品。同時,熊大爺與非遺龍須筍共同申報了四川省“非遺工坊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和“峨眉山文旅地標美食”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雙方將更好地提升了非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穿梭在雨季的采筍人)
2025年,雙方將推出“峨眉山非遺竹餃”系列,包括原味、麻辣、菌菇三款產品。此后,將聯名舉辦“非遺美食節”,開發“非遺筍預制菜”,如筍湯包、筍丁醬等產品。另外,雙方還計劃開設“非遺研學體驗館”,在峨眉山產地和城市快閃店開展非遺文化體驗活動,讓消費者更深入地了解非遺龍須筍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
熊大爺與非遺龍須筍的合作,是一次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通過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商業體系,熊大爺不僅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的健康美食,還能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新的路徑。當然,更重要的是,雙方的合作模式,也為當地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持。未來,隨著熊大爺的深入發展,非遺龍須筍必將在更廣闊的市場中綻放光彩,為更多人帶來健康、口感、文化的多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