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教育數字化再啟新篇,千名教師參訓AI應用創新實踐
3月21日至22日,沅陵縣教育局組織開展第二期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培訓,全縣1300多名教師通過"理論+實操+研討"模式,深入探索AI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此次培訓由歐美同學基金會支持,深圳市帕拉卡科技有限公司、沅陵縣教育局儀器信息化中心、沅陵縣科技創新名師工作室等聯合承辦,旨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數字素養與創新教學能力。
培訓采用分層施教模式,精準覆蓋教學需求。在信息科技教師專場培訓中,60余名參訓教師圍繞 "AI+學科" 深度融合展開實操。通過帕拉卡端側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教師們現場完成了從教學設計到數字教材生成的全流程操作。培訓還聚焦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深度應用,指導教師利用平臺資源庫實現精準備課,并通過物聯網虛擬仿真技術開發STEM課程,為跨學科教學提供技術支撐。參訓教師現場完成從智能備課到虛擬實驗設計的全流程操作,為學科教學注入科技動能。
3月22日的全學科培訓覆蓋1300多名教師,重點圍繞AI在學情分析、個性化輔導、跨學科資源整合等場景的應用展開。培訓通過"AI輔助備課系統"演示,展示了大模型如何突破學科壁壘,生成定制化教學方案。同時,數學智能題庫、語文AI寫作輔導等創新課例,為教師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參訓教師在互動環節分享道:“AI技術可以有效幫助老師更精準地了解學生需求,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顯著提升了備課效率與課堂互動性。”
在同期舉行的城區學校人工智能教育座談會上,各校代表就師資培養、課程共建、倫理安全等議題達成共識。會議提出三項重點任務:建立"AI導師制" 培養體系,通過校本研修與區域聯培相結合,三年內實現AI骨干教師全覆蓋;構建縣域AI教育資源庫,開發編程思維、數字素養等模塊化課程,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制定AI輔助教學倫理規范,明確數據安全邊界,確保技術應用始終服務于育人本質。
據沅陵縣教育局負責人介紹,此次培訓是該縣教育數字化戰略的階段性成果。自2024年啟動首期AI教師培訓以來,參訓教師開發的AI教學案例已應用于縣域60所學校,惠及超5萬名學生。
據了解,沅陵縣近年來持續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此次培訓是沅陵縣繼2024年首期活動后的深化實踐。沅陵縣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培訓活動作為沅陵縣教育數字化2.0的關鍵抓手,旨在通過技術賦能與機制創新,為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培養適應智能時代的創新型人才,推動教育從 "技術應用"向"生態重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