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礪":百威"第一"工廠以創新驅動高質量增長
武漢2025年3月25日 /美通社/ -- 百威中國在武漢工廠 —— 百威集團在華首家啤酒生產基地,隆重舉行以"三十而礪,源啟未來"為主題的三十周年慶典暨世界水日活動。
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武漢,自古以"九省通衢"聞名,豐沛的水資源為釀造業提供了天然優勢。三十年前,中國啤酒行業正處于迅速增量時期,百威集團把握市場機遇,果斷在武漢市漢陽區落子。三十年來,集團以武漢工廠為原點,足跡遍布中華大地,目前在華擁有30家酒廠,構建起覆蓋全國的供應鏈網絡。
活動當天,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澎湃新聞副總裁黃武峰等嘉賓親臨現場,與百威亞太首席供應鏈官龐衛珍,百威亞太首席法律及企業事務官柯睿格,百威亞太可持續發展及采購副總裁楊凱,百威中國企業事務副總裁朱江柳,百威亞太酒廠支持副總裁李新剛以及百威中國供應鏈一區運營總監易紅桃等公司高管共同見證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武漢市漢陽區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作為百威中國的'第一'工廠,武漢工廠以創新為驅動,成為中國啤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未來,百威中國將持續深化'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攜手產業鏈伙伴,共筑行業高質量發展,共釀生活的美好明天!"百威亞太首席供應鏈官龐衛珍在慶典致辭中表示。
百威亞太首席供應鏈官龐衛珍發表致辭
武漢市漢陽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1995年百威武漢工廠落子漢陽,攜手開啟了政企雙方同頻共振、雙向奔赴的華彩樂章。百威中國以匠心獨具詮釋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啤酒嘉年華點亮了城市的夜經濟,讓漢陽造啤酒香飄四海,為漢陽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希望百威中國堅持匠心釀造,持續引領啤酒產業迭代升級,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加卓越的品質體驗。"
同頻中國經濟三十載
1995年,百威集團投資建立百威(武漢)國際啤酒有限公司,這既是百威在華的首家啤酒廠,也是中國第一家外資啤酒釀酒廠。甫一亮相,便給當時的武漢啤酒市場帶來全新機遇,迅速打開了當地高檔啤酒品類的市場空間。
百威武漢工廠
堅守品質是百威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基石。目前,武漢工廠建立了涵蓋原料甄選、工藝把控、品質檢測的全方位質量管控體系,每一瓶百威啤酒都需經過246道嚴格的生產工序。從水源到餐桌,每一瓶啤酒都承載著百威中國對品質的承諾。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與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百威中國也推動行業從"規模競爭"邁向"價值競爭"新階段。2011年,百威亞太區研發中心在武漢成立,該中心具有研發各種類型和風味的啤酒、非啤酒功能性飲料、其它酒類和調制酒等創新產品能力,這標志著百威中國從"制造本土化"到"研發本土化"的戰略升級。
2017年,武漢工廠又建成了百威中國第一條精釀啤酒生產線,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如今的百威武漢工廠,已逐漸成長為年產能達80萬噸的智能化生產基地,產品線涵蓋百威、哈爾濱、鵝島等品牌的290余個單品,滿足中國消費者不同飲用場景的需求。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30年的輝煌歷程,是百威武漢工廠與行業共成長的縮影。通過本土文化的深耕和創新實踐,百威中國為中國啤酒業注入了國際視野與先進經驗,同時也帶動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助力中國從啤酒大國向啤酒強國邁進。"他特別指出:"希望百威中國能夠繼續發揮'頭雁效應',以創新引領產業升級,以智慧賦能產業鏈,綠色助推可持續發展,共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發表致辭
打造行業創新共贏生態
啤酒產業向來都是"三產聯動、五業同興",其背后,是一個由農戶、零售商、經銷商、供應商等組成的龐大供應鏈。
作為百威集團亞太區供應鏈總部,武漢工廠發揮"鏈"式效應,助力區域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擴鏈,推動區域化集群經濟的蓬勃發展,在引領中國啤酒產業高質量增長之余,也積極為全方位釋放中國新質生產力提供"百威力量"。
當前,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而一直走在時代前列的百威武漢工廠很早就開始運用數據可視化、AI決策等先進技術構建智能工廠,提升業務效率。工廠的數據采集程度達到98%以上,成為啤酒產業智能化、現代化和科技化轉型的典范。
智能化、現代化的設備、技術,不僅實現高效賦能,還降低工業的環境代價成本。2021年,武漢工廠成為百威集團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廠,每年能源系統可節約用電240萬度,減少1390噸二氧化碳排放,2023年又獲得武漢市首個"無廢工廠"認證,為中國乃至全球啤酒業的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在武漢工廠的示范引領下,百威中國已建成包括武漢、錦州、佳木斯、漳州、四平和資陽在內的六家碳中和工廠。
與會領導與嘉賓共同發起百威中國水資源保護聯合倡議
百威亞太首席法律及企業事務官柯睿格表示:"百威中國始終著眼于未來,立足于長遠,致力于攜手各利益相關方,通過創新解決方案,共筑可持續發展生態,實現高質量增長。敢夢敢創,未來共喝彩!"
百威亞太首席法律及企業事務官柯睿格發表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