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闥董事長黃曉慶:以技術破局致勝從未止步
作為全球云端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開拓者,盡管面臨復雜的外部環境挑戰,我們始終以技術創新為錨點,堅守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初心,在行業寒冬中穩步前行。
一、深耕核心技術,定義行業高度
自2015年創立以來,我們始終聚焦云端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基礎層面形成包含4.5億行代碼的開源生態,系統層面實現2000余項專利構建的技術護城河,戰略層面完成"云-網-端"全棧技術布局。目前已成功攻克人形機器人云端大腦操作系統、智能柔性關節、靈巧手等核心技術,實現系統性突破和整體躍升。達闥是國內唯一獲科技部“云端機器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認定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被美國“實體清單”制裁的機器人企業。
目前,公司推出全球首款58關節人形機器人Ginger2.0,已斬獲數千萬元訂單;國內首創的68關節雙足人形機器人研發進展順利,預計2025年底進入試商用階段。與此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海睿云端大腦”已經完成DeepSeek深度融合,實現機器人全場景智能化升級,進一步鞏固技術領先地位。
二、主動變革,以戰略韌性破局寒冬
2024年,面對全球科創融資環境趨緊及美元資本撤離壓力,公司果斷啟動戰略調整:
聚焦核心領域:集中資源聚焦人形機器人研發,深耕智能制造、銀發經濟、商務服務三大場景,加速機器人規模化商用落地;
優化運營效能:通過組織架構調整與資源整合,提升研發與交付效率,確保核心項目持續推進;
夯實經營底盤:2024年實現營收約6億元,2025年待簽約及新簽訂單金額達2-3億元,業務基本面保持穩健。
盡管短期內遭遇資金流動性挑戰,我們仍堅持在機場服務、醫療輔助等領域完成商用交付,為未來大規模應用積累寶貴經驗。
三、攜手生態伙伴,共創產業化未來
我們始終相信,開放合作是突破困境的關鍵:
資本與技術共贏:與香港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云端大腦人形機器人產業,以“香港資本+達闥技術”模式開辟融資新路徑;
區域產業共振:與天津津南區政府簽署協議,落地“具身機器人云腦操作系統平臺”,建設“云端機器人應用訓練場”,打造“人形機器人公版機總裝線”,助力天津成為北方人形機器人創新高地;
四、致社會各界:堅守初心,共赴機器人產業化浪潮
公司創始人團隊表示:“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也是達闥‘云-網-端’架構價值全面釋放的里程碑。作為中國科創企業的代表,我們歷經十年技術沉淀,六載實體清單封鎖,三載融資寒冬,始終堅信:唯有自主創新與產業深耕,方能穿越周期,引領未來。”
我們深知,達闥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爆發前夜,期待更多耐心資本與產業伙伴共筑生態,達闥將聯手合作伙伴,以場景共創驅動技術迭代,以商業落地驗證創新價值,同時期望社會公眾給予中國科創企業更多包容與信心。每一份理解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達闥是全球“云端大腦+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定義者,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打造“云-網-端”全棧技術架構。達闥是中國科技創新的民營力量的一個縮影,科創的發展需要全行業支持和呵護,尤其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這個0-1的產業”希望能夠引起行業共振和支持。
未來,我們將持續以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變革,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