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學子走進蘑菇云創客空間開展智能科技交互設計實踐
近日,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字媒體專業 13位大三學生,在蘑菇云創客空間進行了一個關于“智能科技工具在交互設計中創意應用”的沉浸式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蘑菇云科創教育培訓師徐千千老師與春禾探究性學習導師線紅石老師聯合指導,圍繞主題 “深淵”,融合硬件交互技術與創意設計思維,為學生搭建了從理論學習到原型制作的全流程實踐平臺。
< 技術賦能:從基礎原理到工具實操的認知突破 >
兩位導師以“傳感器、主控、執行器”三大交互設計核心元件為切入點,深入解析了硬件交互的底層邏輯。徐千千老師通過DFRobot行空板M10開源平臺,演示了基礎原理,引導學生理解“物理世界與虛擬交互的雙向映射”,這是川美智能硬件實驗室“實體交互”實踐的核心目標。同時,在線紅石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首次接觸激光切割機和3D打印機,學習將數字設計轉化為實體原型的技術,強調“從想法到實物”的全流程實現,與川美的相關課程有效銜接,增強了學生的硬件交互工具操作能力。
< 主題探索:分組協作中的創意原型開發 >
圍繞“深淵”主題,學生們分成三組進行項目式學習,聚焦于生態感知與沉浸式體驗,探索濕度傳感器和風扇的輸入輸出、大語言模型的重構話語,以及通過捕捉面部表情產生相反表情的藝術表達,致力于將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融合,這是川美智能硬件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在全程導師指導下,學生們經歷了“創意構思 - 硬件選型 - 原型制作 - 交互調試”的完整流程,激光切割機和個性化手工耗材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摸的實體裝置,而行空板M10的編程訓練增強了他們對交互鏈路的理解。盡管部分小組在硬件調試中面臨參數匹配問題,但通過團隊合作與導師指導,最終成功完成了具有完整概念的原型作品。
< 產學融合:實踐教學與創新生態的深度聯結 >
此次活動不僅是技術實操訓練,更是川美“第三課堂”建設的重要實踐。蘑菇云創客空間作為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創新平臺,與川美智能硬件實驗室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學生們通過接觸前沿工具與真實項目,實際應用《開源硬件與編程》知識,感受到“設計生態、文化現象、專業資訊”在交互設計中的統一。沈博文老師強調的“連接創客文化與技術創新”理念,通過“理論講解 + 工具實操 + 主題創作”模式,拓寬了學生對智能科技與藝術設計交叉融合的視野。學生不僅掌握了行空板和激光切割機等工具的操作技能,還在“深淵”主題中探索了交互設計的社會價值,達成了《專業考察》課程的核心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