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
作為促進消費和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下,全年銷售仍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
最近,工業和信息技術部、住房和建設部、發改委、交通部等部門發表了密集的講話,將進一步采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多地方政府也把新能源汽車和其他相關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研究和促進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進一步擴大推廣和應用,優化發展環境等。
支持舉措的密集著陸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在芯片、獨立可控供應鏈、基礎設施布局、推廣應用等核心技術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這方面,多個部門最近展開了密集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越界"。1月19日召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加強推廣應用、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許多關鍵任務。商務部等12個部門日前還聯合發函,具體部署擴大汽車消費等方面,提出開展新一輪農村汽車換乘,加強停車場、收費樁等設施建設。
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表示,將加快智能城市和智能互聯網車輛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加強基礎設施、城市平臺、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協調。交通部還進一步明確,從2021年起,將在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公共交通、租賃、物流、配送等重點防治空氣污染重點地區增加或更新新能源車輛,新能源車輛的比例將不低于80%。
同時,多地政府也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了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并規劃了數千億個產業的發展。安徽省最近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與發展戰略實施計劃",計劃在突破新能源智能汽車關鍵技術、建設智能汽車產業生態、推進2025年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上海、海南、四川等省市也紛紛出臺政策,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推廣、收費等基礎設施建設、智能交通等。
在目前各省市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成為多地建設重點,包括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電網改造、完善儲能設施,以及實施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建設并行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