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中國ESG投資勁更大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金融高級學院執行院長、中投公司原總經理屠光紹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描述了他近兩年提交的“兩會”提案的特點。
繼去年兩會提出盡快探索建立中國“負責任投資”標準,大力推進中國ESG投資實踐后,涂光紹在今年兩會期間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對負責任投資的看法。他與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鷹一道,提交了《關于加快完善我國信息披露標準和責任投資評價體系與國際接軌的建議》趨勢,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和全球共識,特別是學習全球權威標準制定機構的信息披露框架,推動制度層面的國際對話,實現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制度對接。
屠光紹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SG投資符合中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階段要求和與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與資本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功能相適應,以及投資者的基本和長遠利益。“十四五”期間,我國靜電陀螺儀投資將快速增長,展覽會將更加強大和充滿活力。投資規模一定會更大,從事的機構也會更多,戰略結構也會更加完善合理,資產類別和產品體系也會更加豐富。中國需要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建立并不斷完善中國負責任投資信息披露的標準和評價體系,中國相關標準的完善也將促進全球標準體系的豐富。
近年來,以環境、社會、治理為主題的負責任投資加快發展,形成國際潮流,其內涵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一致。屠光紹認為,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實踐,蘊含著負責任投資的具體要求。在新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在廣泛吸收和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近年來我國負責任投資實踐取得了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金融開放進程的加快,外國投資者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中國與世界在負責任投資方面的互動逐步深化。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3月1日,已有55家國內機構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系統推行責任投資。
屠光紹認為,近幾年來,我國ESG投資取得了很大進展,包括投資規模迅速擴大、信息披露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上市公司ESG評級整體提高。“十四五”期間,我國靜電陀螺儀投資將有四大發展趨勢:一是靜電陀螺儀投資的發展趨勢將更加強勁和充滿活力。ESG投資符合中國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階段的要求,符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符合促進企業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資本功能,符合投資者的基本利益。
第二,ESG投資體系將更加健全和完善。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國ESG信息披露質量和與國際接軌的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數據和評估服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十四五”期間,ESG必將擁有更大的投資規模、更多的機構、更完善合理的戰略結構、更豐富的資產類別和產品體系。
第三,ESG在華投資的合力將更加強大和有效。市場將在推廣ESG方面發揮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投資者的選擇和帶動、披露主體的核心支持、服務機構的轉型和提升、監管部門和政府的引導、學術研究的支持等,都將對形成有效合力發揮重要作用。
第四,中國與世界在ESG投資方面的合作與互動將更加積極和建設性。全球ESG投資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需要融入全球潮流。“十四五”期間,國際標準與中國實際應用的互動將更加積極,與國際評級機構的合作將更加緊密,跨境投資合作將更加緊密,國際人才和科研合作將更加緊密。
完善ESG投資的建議信用與投資的標準與評價體系雖然近幾年我國ESG投資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負責任投資的理論與實踐仍有待完善。屠光紹說,這主要體現在運用國際制度和方法與體現中國特色和特色結合不夠。因此,規范、具體、統一的信息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亟待完善。
“責任投資的評價體系需要依靠企業披露的詳細信息提供數據依據。目前,我國責任投資評價體系的發展受到信息披露的制約,而境外機構的信息披露和評價標準的某些方面還不太符合我國國情,這很難直接滿足中國負責任投資實踐的需要。
屠光紹強調,加快完善科學系統的信息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是負責任投資實踐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在微觀層面有效約束和規范企業的決策和經營行為,使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中受益,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的和諧共處、共享共贏;同時,完善信息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也是推進包括標準在內的制度開放的具體體現,為中國與全球負責任投資的合作與互動提供了基礎支撐。
對于如何完善負責任的投資信息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屠光紹認為,要順應國際潮流,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建立并不斷完善標準建立我國負責任投資信息披露評價體系;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完善和發展我國負責任投資主體在國際交流與互動部門。
具體來說,一方面,屠光紹強調,不能閉門造車。我們要順應國際潮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全球共識,特別是全球權威標準制定機構的信息披露框架,推動制度層面的國際對話,實現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制度對接。但同時也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標準。客觀、系統地評價和篩選國際上負責任投資的實踐和相關標準,提出適合我國負責任投資實踐的標準和方案。
另一方面,在責任投資的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制定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市場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形成市場驅動的共識,使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在企業管理和披露層面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同時,還要結合各行業的特殊性,逐步制定行業責任投資信息披露與評價體系框架指引,提高信息披露與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政府和監管部門也應發揮支持和引導作用,營造有利于負責任投資的生態環境。”屠光紹說。
此外,屠光紹還表示,更高層次、更深層次的開放必然是制度性開放。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從目前國際ESG投資的主流框架和實踐來看,披露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完善不僅有賴于行業的實踐和反饋總結,還需要深化國際合作與互動,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學習借鑒,實現共同發展。中國相關標準的完善也將促進全球相關標準體系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