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春光好,請您來“吃”茶!
在高雅的香爐上焚一柱檀香,空靈的古箏響起。如同置身于山泉飛瀑,溪流流水,在雨打芭蕉,竹林吹拂,秋蟲鳴鳴鳴,百鳥啁啾的樂聲中,解除煩惱,心曠神怡。
愛茶的人總是對不同的茶區有著各自的喜悅與期待,一直聽著江西茶文化興盛,而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則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生態條件、風土人情,造就了一道修水茶的千姿百態,這次,我便來到修水,開始了我的尋茶之旅。
修水城位于鳳凰山下,是一座因水而得名的城市,秀水彎彎曲曲,繞城而過的小河在地圖上被稱為修河,以橋為骨,以河為面,青翠中透著詩意般的韻律,婉約中不乏一抹干練的美感,便構成了修水那樣獨特的美景。
修水人喜茶,愛茶,因此修水獨特的茶道文化也是修水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水雖然盛產茶葉,寧紅,雙井等久負盛名,名不見經傳,但更多的人喝的是一種不以茶為主要原料,甚至可以沒有茶的茶——菊花茶,遠道而來的修水游人則稱其為“家鄉茶”。
修水人很熱情好客,但只要有熟人或陌生人路過,一般主人一見到就會熱情地招呼客人“吃茶”,因為修水人敬愛的茶是用佐料煮的,所以又叫“吃茶”,而這次我也有幸在喜樂茶樓喝到這杯“家鄉茶”。
本鄉茶的主要特色是以修水腌漬過的菊花為主料,配以茶葉、芝麻、黃豆、蘿卜干、柑橘皮、生姜、川芎、花生等佐料,沖泡成既可飲又可食的什錦茶。
大師對我說,接待貴客,茶具一定要下得多,泡制之茶一定要做到“麻子蓋面,菊花奔邊,上不見水,下不見底,三個浪一個浪”。杯面要浮一層:麻油菊花或炒米花;杯面要浮一層:黃豆炒鹽煮黃豆,特制“風豆”,鹽曬蘿卜干,鹽姜炒花生。煮好茶后,主人側身過來,輕輕的道了一聲“請吃茶”,上了茶之后,便側身而退。心里不由得微微一暖,因為來之前就已經做了吃茶攻略,我還非常注重吃茶禮儀,雙手接過茶后,趁熱喝了一口,此時黃豆、花生、芝麻還未干,在水面上,隨口吃下,滿嘴芳香,回味無窮。經過和主人的暢談,不知不覺天已經很晚了,我起身告辭,還道了一句“多謝”。
人活著,不求酒濃,但求茶淡,遇幾杯好茶,如逢知己,足矣。由修水歸來,或許可以讓我懷念,念念不忘除了那獨特的茶湯味道,還有修水人那純真而樸實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