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報盟信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震時風采展示
徐震時,1938年1月生,上海松江人。海派大師程十發義子。國畫家、攝影家,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編審。1965年畢業于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院長潘天壽、方增先等名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終身特殊津貼。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工委會副秘書長、副主任、特聘書畫家,中企報盟信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新文藝雜志》副主任。冬奧會是國際友誼賽事項目,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有緣主編金絲楠木裝幀233位國畫家珍品畫冊,原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為顧問并為線裝圖書題名《丹青流芳》。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辦,與金家翔、張曉君合作,徐震時執筆的《神州大地》作為嘉獎的禮品制成景德鎮瓷品贈送各國貴賓。
名家點評:
國畫家、攝影家,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編審徐震時同志系海派大師程十發義子,師從院長潘天壽、方增先等名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藝術成就,出類拔萃。他擅長寫意山水、傳統人物花鳥。震時同志舉止溫文爾雅,為人謙和誠懇。他眼界開闊,心胸豁達,基于對民族繪畫傳統的虔誠,他的每一片墨、每一片彩, 都是用心寫出來的。他畫作中的每一筆或某一 處墨跡就像一首首動聽的新曲或經典的老歌,飽含著人文精神和自然情感,蘊含著深深的韻昧,散發著古雅而清新的魅力。他堅守自己的水墨家園,借山川景物、生活場景的特殊情態,表現自我的思緒和感受,從而獲得了更為宏闊、深邃的意蘊,也使其作品得到了更具現代意義的表現性、象征性和啟迪性。
震時同志把自己的根深深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植于自己的心靈深處,植于自已所處時代。他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敏捷的思維,同時有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是抱著用藝術來純化人們精神世界的崇高理想從事藝術創作的。他有扎實靈動的基本造型功夫,手下無妄筆。他是當今中國人物畫壇中可以白手對青天、筆下任舒展的為數不多的高手之- 。從某種意義上說,震時同志的作品,是一個精神家園,是物我兩忘的藝術境界,閃耀著人文藝術的光輝。他的畫超越了傳統,是傳統山水、花鳥畫向現代邁進中,富有強烈時代感的藝術。其作品構圖飽滿,張揚著色彩的表現力,筆跡周密,填色勾勒、交錯運用,實參其妙,作為他創新的手段,又是豪逸雄闊的時代審美風格的需要,震時同志引導了山水、花鳥畫創新的潮流,推進了中國山水、花鳥畫的前進步伐。
董其昌曰:“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只有通過學習,創作創新,提高思想、道德、人品、境界的全面修養,開拓胸襟,方能超然物外,融萬趣于神思,暢神于天地之外。崇高的藝術,是人類靈魂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讓寥廓的曠野里升起-團耀眼的信仰之 光。愿震時同志的一筆一畫都成 為心靈活動的軌跡,讓每-件作品都能與觀者溝通并產生共鳴。
徐震時作品1《風馳駿馬》
徐震時作品2《鸛鳴荷香遠》
徐震時作品3《康巴盛會》145cm×380cm 2013年
徐震時作品4《凌波仙子》
徐震時作品5《凌波仙子》(徐震時畫 沈鵬書)1983年 55cm×153cm(全國獲獎作品,編入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徐震時作品6《神州大地》 1993年 104cm×164cm(徐震時 金家翔 張曉君作,全國獲獎作品,入編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徐震時作品7《岱山覽勝》
徐震時作品8《漁家女》 2015年 67cmX66cm (徐震時 董春蓮作)
徐震時作品9《鄉情》四尺
徐震時作品10《草原之春》(與趙幼華合作 全國獲獎作品)2008年135cmX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