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人物:現代北派田園山水畫創始人——張坤田
張坤田,男,字麗川,網名臥云子,山東膠州人。1940年生,山東大學畢業,副教授。自幼喜中國畫。九歲拜當地名家學習中國畫,從臨芥子園畫譜入手,專學山水,直到高中華業后考入醫科大學為止。1980年重新拾起畫筆,先后拜過濰坊當地名家為師,如何海霞入室弟子胡有民先生,省美協會員潭新湖先生等。期間同時讀中國書畫函授大學。
張坤田作品鑒賞
2011年結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國畫方向研究生課程班。2012 年結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名家導師高級研究班。2013 年結業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首屆國畫高級研究班。先后授課教師有趙振川,程大利,崔曉東,李鐵生,林容生,滿維起,向勇,孔六慶,李愛國,李翔,許勇,丘挺,單國強,彭鋒,陳履生,陳傳席,朱青生,王一川,霍春陽,陳授祥,賈平西,張江舟,曾來德,尹蒼海等名家教授。
張坤田作品鑒賞
現為:央媒文化組委會副秘書長、中華衛視藝術風采欄目組藝術總監、天津中國書畫報社特聘畫家、香港文聯美協會員、濰坊市美協會員。
張坤田作品鑒賞
品牌推薦:
中國畫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數千年而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展現中國藝術強大的生命力,作為現代北派田園山水畫創始人——張坤田,以北方山水為創作背景,以現代田園生活作為創作素材,飽含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書畫的熱愛,以獨特視角、淳樸的畫風,勾勒北方山川、一草一木的風韻氣質,描繪出當代鄉土中國的特色,傳達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張坤田作品鑒賞
張坤田的山水畫,立足華北平原“大”與“厚”的氣象表達,無論構圖、筆墨還是視角效果,都追求北方山河特有的崢嶸峻逸與雄渾博大。細節上張坤田尋找美麗的田園風光,執筆畫下生態之美,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境界,給予人們精神的慰藉,也響應建設和諧家園、山水城市的呼聲。
張坤田作品鑒賞
張坤田在繼承傳統筆墨語言的過程中,為了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田園,進行了數十年的探索。在藝術創作中,張坤田始終堅持寫生采風,深悟魯地魂魄的博大壯麗,畫面之中跌宕起伏的山巒、朦朧的煙云,綠意懵生的天地,虛實之景互相交錯掩映,即有現代田園生產生活的表達,也涌動著內在的生命精神,展現歸屬感既豐富著畫面又感染著觀者的心靈。
張坤田作品鑒賞
畫面中北方山嶺高峻,山水背景色簡意繁、無限達意,張坤田對山石的理解刻畫及對云氣的獨特塑造,使他的山水畫彰顯個性。從構圖和選景上,他的田園山水取景多元,掩映樹叢的屋檐、若隱若現的電線電燈,公路上行駛的轎車,山坳中的老樹、都會成為張坤田作品構圖中的主體。所謂近景觀看物象,在于形質的呈現和色彩的反映;遠景看意象,在意與景的互聯。張坤田的構圖層次分明、充分飽滿,遠山存意,近山峰嶺,瀑布流轉,田地滿綠,近遠景一片混融,更貼近生活,更貼近人文。張坤田的田園山水是寫實的構圖,但也是詩意的畫卷。置身于家鄉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在筆墨與丹青的勾染之中,將田園生活的祥和靜謐,富庶安逸與山川之景的自然風光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坤田作品鑒賞
任何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是社會綜合因素而促成的。古代的田園山水往往表現的是文人歸隱山林的避世思想,現如今神州奮起,繁榮昌盛,藝術家們豪情滿懷主要表達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注,贊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張坤田的北派田園山水畫生活趣味濃郁,筆墨語言具有鮮明的時代美,是在傳統山水畫向現代轉型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他將具有時代感的大自然的美寓于傳統的筆墨構架中,他踏踏實實地走著一條雅俗共賞的路,張坤田的山水畫即是民族底蘊,也是當代人文情思和現代田園的性情。(文/學詠)
張坤田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