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學科界限 超學科課程在廈門金鷹學校落地
超學科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在北上廣深等內地城市的頂尖學校已經逐步開展。
它旨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能力和創新思維,不僅關注傳統學科知識,還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跨越學科界限,探索各種知識領域。國家義務教育方案(2022年版)明確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加強知識內在關系、促進知識結構化。在上海等地,超學科項目式學習已經全面在義務教育階段啟動。
在廈門,也有一所學校啟動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超學科項目式學習的融合課程。5月6日,廈門湖里區金鷹學校舉辦了TPL(全稱Transdisciplinary Project-Based Learning)課程開放體驗活動。
廈門金鷹學校
在這次體驗活動中,家長和孩子一起坐在事前精心打造的融合課程教室里,從繪本出發,感受著“神奇的1”帶給他們的趣味和想象。短短的一堂課,既讓孩子在探究活動中習得學科知識,又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更引導他們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廈門金鷹學校超學科項目式學習TPL課程體驗
這是一種代表未來的學習方式。事實上,金鷹學校借這次的體驗日,釋放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即從下學期開始,他們將全面實施TPL課程——一年級將整體實施超學科項目化學習(TPL);二、三年級將實施3個主題的項目化學習;四至六年級將實施2個主題的項目化學習。廈門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最先進前沿的教學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講,TPL課程帶來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全新變革,但TPL并非對現有的教學進行“另起爐灶”式的創新。“生活”“主題”“融合”是圍繞TPL的三個關鍵詞,它保證了學習的喜聞樂見,也保證了學習的有序和深入。在解答家長對TPL的疑問時,金鷹學校的學術副校長王小慶老師指出,TPL追求的是“雙優”,學生既能在傳統學業上保持優秀,也能在綜合能力、拓展視野、學習驅動等方面實現長足進步。
【金鷹學校,遠不止TPL課程】
事實上,金鷹學校此番推出的TPL課程,只是他們即將推出的重大轉型舉措之一。今年4月,學校與北京均優教育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對學校的管理、課程、教學、評價、空間和資源進行全面重構,“為了孩子,重新定義學校”。
為此,初中將實行“選課走班”,注重個性化指導,實現私人訂制的“一生一課表”、導師制、多元出口;小學將實施超學科項目化學習,以兒童生活為出發點,打破學科邊界,讓學生在創造中長大。
同時,學校將重視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招聘五大賽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頂級選手或金牌教練對學科偏才、怪才進行輔導與培訓,引進教練資源、課程資源和教研資源。
作為一所“未來學校”,金鷹給孩子提供的,不僅僅是學習上的“深度”,更是文化上的“廣度”。學校將開設“星空學院”“世界書院”“阿波羅學院”“達芬奇畫院”,通過開設高端課程,邀請名家講座,引領學生與經典對話,與大師對話,以此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優秀成就優秀”
金鷹學校將優化教師隊伍,引進全國知名的特級教師、骨干教師,招聘畢業自清華、北大、985/211或世界名校的優秀畢業生任教。金鷹學校的教師,注重教育情懷、學識品格、專業素養,把學生成長放在第一位,追求饒有興致的專業生活。
【期待,永遠指向美好的未來】
在參加了TPL課程體驗之后,當被問及對金鷹學校的發展有何期待時,家長們充滿信心——
- 我感覺學校未來的發展更加國際化了,這種感覺比以往更強烈。
- 剛剛了解到了學校的TPL課程,方向很好,很期待在課程融合的過程中,小朋友們會有新的收獲,也希望學校能真正落地。作為家長,我們希望了解到更多關于這方面的細節。
- 今天的體驗活動,感覺到學校傳遞了“因材施教”的辦學理念,不再緊盯成績,孩子的某項技能能有極致化的發展,很符合如今社會多元化特征,這很吸引我們。
為未來而教,為未知而學,這便是轉型后的金鷹學校的教育愿景,也是金鷹學校的教育信念。